最近直播带货成为热议话题,除了李佳琦薇娅依旧兢兢业业,就连明星李小璐也冒着流言蜚语的风险,出现在抖音直播间,当起了带货主播。
这可以说是全民带货的时代,这反映出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,不再只追求最底层的温饱问题,还要追求生活的质量。
全民狂欢在直播间中疯狂购物,用全网最低价来获取之前嫌贵不买,或者没用过的高质量的商品,给生活增添新鲜感和高品质。
但这样也衍生了一系列很重要的问题,不断买买买,把一箱又一箱的快递搬回家中,我们的空间常常承受不住,面对杂乱无章的环境,往往收拾完一两天,又打回原形,生活质量因此急剧下降。
这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现状,房间空间去哪里了?真的是物品越多,生活质量越高吗?
日本著名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《断舍离》一书中,提出尖锐的整理观念:“我们取舍物品,思考方式并不是“这东西还能使,所以要留下来”,而是“我要用,所以它是很必要。”
所以,如果不想让房间的杂乱,心情糟糕,我们需要做出真正的改变:断舍离。
01断舍离是什么?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是一团糟?
山下英子在《断舍离》中对它的定义是:
所谓断舍离,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,整理心中的混沌,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。换句话说,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,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。
我们以往觉得,整理物品,就能达到让人舒适的效果。但断舍离跟其他收纳术不一样,它的重点不是整理物品,而是了解自己。
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,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。
我们容易被这个被物欲包裹着的世界,控制头脑,物品往往是主角。
例如前几天我在李佳琦直播间抢了一支口红,当我拆开包装时才发现,这只口红色号似曾相识。打开某宝已购页面搜索才发现,这只口红在半年前新出的时候,已经买过了。
也许我喜欢的不是物品本身,而是那种在直播间里抢着下单,以及拆包装拥有的那一份新鲜感。
更糟的是,我的房间也因这一份新鲜感,而增添了许多东西,以至于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。新买的东西,没有从本质上提高我生活的质量,反而成为杂物堆里一样样舍不得丢走,留着也不用,甚至已经忘却的旧物。
为什么生活会变成这样呢?
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巨大技术实力和极度人类需求所支配的时代,大量的产品供给和消费倍增,让我们这一代人所拥有的物品,是前人无法想象的多。
在这基础上还有带货直播,利用人喜欢捡便宜和贪图折扣的人性,引诱我们下单,我们甚至还不知道这件东西还是不适合自己,就被冲动消费控制头脑了。
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,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位。
我们看不见自己对这件东西的感觉,眼里全是打了的折扣。冲动之下买回家去,结果放到过期还没怎么吃,一直白白占方,这种事情真的太常见了。
不仅忍不住“剁手”,让大量的商品像海水一样涌入家中,而且我们的舍不得和丢不掉的毛病,还让本就不大的空间,承受着拥挤的压力。
哲学家歌德说过,人类最大的原罪是不快活。
不该让生活空间,带来糟糕的心情,败坏自己的人生。
02为什么无论收拾多少次,还是没有用?
其实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是不愿收拾,只是收拾完过两天又乱了,只能将就在凌乱的环境中生活。收拾不过是把物品放回原位,而且每周总会带回来一些快递,物品的数量一直增多,空间一直在囤积。
只是把东西藏起来的收纳,根本不叫断舍离的整理。
《断舍离》这本书本质上,提出了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,从心灵层面上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,而不是单纯地打扫整理。
“断”,即不买、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;“舍”,即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有用的东西;“离”,即舍弃对物质的迷恋,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和自由自在的空间。
不是收拾没有用,而是不需要的东西太多,占据了过多的空间。根据二八法则,我们真正每天都在用的就只有20%,剩下的80%都是偶尔才会用到的东西。
早在几千年前,老子曾说: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。
先贤早就料到东西越多,生活越乱,当你追逐快感,舍不得丢弃的时候,你就已经失去了自己。
什么样的人会丢不掉东西呢?大概分为三种。
第一,逃避现实型。
这类人因为太忙没时间在家,所以没办法收拾,而且多数对家庭有所不满,用忙碌来填满自己,加上家里本来就乱,就更不想呆在家里,陷入了恶性循环。
第二,执着过去型。
这类人对于已经不会再用的东西,也会收着,无论是以前全班签名的校服,还是写过的作业本和书籍,都会很珍视。这些物品让他们能留恋过去的幸福时光。
第三,担忧未来型。
这类人会担心未来感到不安,从而产生囤积行为。例如纸巾等日用品,要是没有就会感到困扰、焦虑不安。
也许我们在这三种类型中,都看到自己的影子,其实本质上都是没有“活在当下”导致的。
我们总是爱沉溺过去,或是担心未来,于是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在物品上面,从而触发“扔不掉=不想扔”的机制,这就是扔不掉背后所隐藏的真相。
除了极少数过去的珍品和短暂未来要用的东西,大多数物品虽然“不需要、不合适、不舒服”,可还是扔不掉,一直在家里,理由就是执念。例如过季却昂贵的衣服,例如没过期却不想喝的茶叶。
但这样的东西,你把它扔在一旁置之不理,要是到了遗忘的地步,无论它是以何种的形式被收留着都没什么区别。从本质上讲,它们已经是垃圾。
追究到最底层的心理学层面上,扔不掉这一看似私人化的行为,其实来源于根深蒂固的原生家庭。
我们的上一辈乃至上上辈,生活在物质紧缺的时代,能不能吃饱饭都是问题,所以活得极其节俭,能不扔就不扔,避免花钱再买的风险。
我曾在我外公家看到,家里的牙签都是十年前去茶楼顺手拿的,拿出来撕开包装,发现已经发霉了,却还整整齐齐囤着。
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·福沃德在《原生家庭》中提出:
我们所有人都是被家庭这个大熔炉锻造出来的。近年来我们逐渐意识到,家庭不仅仅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的集合,它更是一个体系,容纳着彼此紧密相连的人。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深刻地,而且往往是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其他人。
几代人的潜意识里,造就了我们节俭的行为。但这种稀缺时代的行为,与如今这个物资丰富的,再也不怕买不到米的时代,格格不入。
正如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说,“生活在今天社会中的人们,受到物的包围。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。我是说,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”。
所以,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视起物品和自己的关系,才能克服先天性的行为,提升现在的幸福感。
03如何去开创一个断舍离的人生?
我们的房间就像肠道,只进不出就会陷入便秘的状态,里面的病菌会不断释放*素,*素再次被肠道吸收,然后扩散到身体各处,让身体变得糟糕。
当我们身处堆满垃圾和破烂的房间时,等于24小时不间断,吸收这些废物排出的废气,让人不知不觉陷入慢性中*的状态。
不仅如此,每日反复对房间产生厌恶心理,会对我们的情绪造成巨大的损伤。
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盖伊温奇博士《情绪急救》研究提出:反复回想给我们造成情绪伤害的问题和感受,会导致四种主要的心理创伤:
1.加剧我们的痛苦,使其延长时间大幅增加。2.加剧和延长我们的愤怒。3.占用大量的情感和智力资源,抑制积极性,妨碍我们集中精力进行创造性的思考。4.我们需要连续几周、几个月甚至几年反复讨论同一事件或者感受,以至于无法履行社会责任,将我们的人际关系置于危险之中。
房间就是一个磁场,影响着人生的风水。
在这些凌乱的空间里,不用的东西充满了咒语般束缚的能量,当你忘记它的存在,等于忘了最初会使用的约定,你就会逐渐对自己失去信任。
自己在用却不喜欢,与自己不相配的东西,潜意识里,你会因此而感到羞耻。
“除掉废物,垃圾,灰尘,就能除掉停滞运和腐朽运。”
我们去学习收纳知识去努力收拾,就像给自己喂泻药,虽然短暂有效,但治标不治本。如果不改变生活习惯,从底层的认知和收纳习惯出发,家就没办法彻彻底底干净。
那该怎么办呢?
第一,以自我为轴心,把时间轴放在当下
《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》作者近藤麻理惠,她因为发明“konmari整理法”被TIME杂志评为“世界最有影响的人”之一。她在书中说,清杂物的奥义在于:只留下令自己「怦然心动」的物品。
环视一下你的房间,有已经放了半年却还没吃的难吃麦片,有三年前买的皱巴巴的衣服,有因为打折买的暖脚鞋垫,却因为遗忘在角落,冬天过去了,一直没开,还有好看却不合穿的鞋子。
物品原本是“我用”才有价值,可多数人说“衣服还可以穿”、“麦片还可以吃”,把物品当作主语,于是把主角的位置拱手让给物品,把焦点聚在物品的状态上。
同时我们的时间轴,也在怀念过去与担忧未来的过长轨道上,让现在的空间承载过多。三年前的衣服已经过季了,而你也在也没穿过,从机理上它已经处于发霉的状态。
秋天遇到打折的暖脚鞋垫,但需要等到冬天才能穿,然而到冬天你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。
把时间轴放到现在的方法,就是把物品比作人际关系。有些几年前不用的东西,相当于你的高中同班同学,未来才用的东西,相当于你以后才会见面的同事。
这样看来,房间充斥了太多不熟悉的陌生人,人又怎么会自在呢?
你只能不断筛选,只选择死*,也就是现在真正必需,自己又喜欢的东西,达到真正精挑细选的状态。
第二,以“住育”为目标,理清扫除概念
什么是住育呢?日本有“食欲”这个词,指了解食物知识、掌握选择食物的能力,实践健康饮食生活的人。人们很在意吃进嘴里的东西,却对住所和物品没那么在意,而断舍离的目标,就是“住育”。
住所的大前提是确保健康与安全。我们只看见物品,却看不见由物品堆积的霉菌和螨虫,正在影响健康。呼吸的品质和食物和水一样重要,比它们更重要。
当我们开始扫除的时候,要注意,不是把乱的东西重新摆好,放回原位,而是分成三步骤:先进行彻底的收拾,然后整理,最后打扫。
收拾是筛选必须的物品,不用的物品丢掉或是送人。在物品整体数量减少后,我们再进行整理,包括移动物品,收纳分类,最后进行扫、擦、刷。
只有这样,当你回到家时,不会因为看到乱糟糟,而无意识叹口气说累死了,而是看着一尘不染的家里,推开门的瞬间会说“果然还是回到家中最轻松。”
居住环境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,要打造出能够款待自己的房间。
第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