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从痰立论,强调无痰不作眩
宋代对于眩晕一类疾病的认识,大致与隋唐时代相同,沿袭了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的观点,比较强调风邪致眩。特别值得提出的是,在宋代王贶所撰的《全生指迷方》中,首次将眩晕作为独立病证予以专门论述,并将其分为风眩、痰眩、气眩、劳风4类,此与后世提出的“风、火、痰、虚、疲”的病机特点接近。如其论曰:
风眩:“头眩之状,谓目眩旋转,不能俯仰,头重不能举,目不能开,闭则不能视物,或身如在车船上,是谓徇蒙招尤,目瞑耳聋,下实上虚,过在足少阳厥阴,由肝虚血弱,则风邪乃生,盖风气通于肝。”
痰眩:“若头眩,发则欲呕,心下温温,胸中如满,由胸上停痰,胃气不流,盘郁不散,气上腾入脑,脑满则眩,关脉沉弦,或谓之痰眩,旋复花丸主之。”
气眩:“若但晕而不眩,发则伏地昏昏,食顷乃苏,由荣卫错乱,气血溷浊,阳气逆行。上下相隔,气复通则苏,脉虚大而涩,谓之气晕,流气饮子、草乌头汤主之。”
劳眩:“若但欲上视,目瞑不能开,开而眩,唾出若涕,恶风振寒,由肾气不足,动作劳损,风搏于肺,肾气不足,膀胱不荣于外,故使强上瞑视。因其劳而受风在肺,故唾出若涕而恶风,谓之劳风,芍药黄芪汤主之。”此病机分类,对后世研究高血压的病机分析及辨证分型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
张子和为“攻下派”的代表人物,其在《儒门事亲》中指出:“大凡头风眩晕,手足麻痹,胃脘发痛,心酸满闷,按之有声,皆因风。风、寒、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。在上谓之停饮,可用独圣散吐之;吐讫,后服清上辛凉之药,通圣散加半夏之辛……凡眩晕多年不已,胸膈痰涎壅塞,气血颇实,吐之甚效。”
元代朱丹溪所著《局方发挥》、《本草衍义补遗》等,提倡相火论,指出“相火妄动”、“煎熬真阴”,认为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,对于眩晕等证的认识,更是将从痰立论发挥到了极致,明确提出“无痰不作眩”的病机,并将痰分为湿痰与火痰,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。如《丹溪心法·头眩》曰:“头眩,痰挟气虚并火。治痰为主,挟补气药及降火药。无痰则不作眩,痰因火动。”《丹溪心法·头痛》:“头痛多主于痰,痛甚者火多。”
(二)从火热立论,重清热祛风以止眩
刘完素为“寒凉派”的代表人物,其所著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一书将眩晕定义为:“掉,摇也;眩,昏乱旋运也。”主张眩晕的病因病机应从“火”立论,认为风火致眩。指出“所谓风气甚,而头目眩运者,由风木旺,必是金衰不能制木,而木复生火,风火皆属阳,多为兼化,阳主乎动,两动相搏,则为之旋转。故火本动也,焰得风则自然旋转……故春分之后,风火相搏,则多起飘风,俗谓之旋风是也,四时多有之。由五运六气千变万化,冲荡击搏,推之无穷,安得失时而便谓之无也。但有微甚而已。人或乘车跃马、登舟环舞而眩运者,其动不正,而左右纡曲,故《经》曰:曲直动摇,风之用也。眩运而呕吐者,风热甚故也。”
(三)从脾胃立论,重视饮食不节致病
金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为“补土派”的代表人物,主要著作有《内外伤辨惑论》、《脾胃论》及《兰室秘藏》。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,对于眩晕证的认识,亦多从脾胃出发,认为脾胃受伤,清气不升;脾胃气虚,浊痰上逆是为眩晕头痛等证发生的重要病机。诚如《脾胃论》所言:“夫饮食失节,寒温不适,脾胃乃伤……脾胃一伤,五乱互作,其始病遍身壮热,头痛目眩,肢体沉重。”在东垣看来,脾胃为五脏之本,脾胃一伤,五脏气机皆乱。